湖北省行業資訊
關于湖北省兩化融合貫標申報條件及獎勵補助,小編已經整理了詳細的內容,如果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的企業朋友想要申報兩化融合貫標項目的話,可咨詢小編:
11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臥濤集團: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項目申報、工商財稅,股權設計、軟件開發、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專利商標版權軟著、科技成果評價)
湖北省兩化融合貫標申報獎勵(部分地市)
武漢市:對通過貫標的高新技術企業或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一次性資助5萬元;通過貫標的高校院所,一次性資助10萬元。對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一次性獎勵人民幣20萬元;對通過評定的企業一次性獎勵人民幣80萬元。
江岸區: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知識產權(專利)示范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貫標達標企業,在享受市級補貼的基礎上,我區再一次性給予20萬元補貼。
漢陽區:對經武漢市認定的上年度兩化融合貫標體系試點企業。評定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獎勵;對經國家、省、市認定的上年度兩化融合示范園區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
洪山區:對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貫標體系試點企業、評定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獎勵。對新獲批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知識產權貫標達標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通過省級、市級知識產權(專利)示范項目的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勵。
東西湖區(臨空港經開區):對經國家認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通過評定的企業,在享受市級獎勵資金的基礎上,區級財政分別給予20萬元、80萬元配套獎勵。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知識產權(專利)示范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貫標達標企業,區級財政一次性給予20萬元補貼。
漢南區(開發區):對上年新獲批的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優勢(試點)企業、貫標達標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并對市局獎勵過的貫標達標企業不再重復獎勵。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8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200萬元獎勵。
黃陂區:對新獲批的國家知識產權培育企業、國家知識產權貫標達標企業、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市知識產權強勢企業、優勢企業分別按市區1:1配套補貼。
東湖開發區:對通過知識產權貫標認證的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
黃石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黃石市:推動企業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在黃高效貫徹《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33251-2016)國家標準,對完成貫標并通過驗收的企業、高校一次性給予5萬元補貼。
大冶市:對完成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國家標準并通過驗收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資助。
黃石港區: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國家標準,并通過驗收的企業補貼5萬元。
鐵山區:新認定省、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50萬元。
十堰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張灣區:鼓勵企業兩化融合創建,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單位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5萬元補助。
茅箭區:對當年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兩化融合示范、工業設計中心、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3萬元獎補。
鄖陽區:對通過國家、省知識產權貫標驗收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的獎勵。
丹江口市:鼓勵推進“兩化融合”建設。對列入省“兩化融合(信息化)”示范項目并通過驗收的企業,給予2萬元補助。企業通過信息化改造,獲得省“兩化融合(信息化)示范企業”稱號的單位,給予4萬元獎勵。
房縣: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評定的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獎勵。
宜昌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宜昌市:對開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貫標工作,通過國家級認證的企業,認證后按實際發生認證費用進行補貼;第一次、第二次監督審核完成后按實際發生監督審核費用進行補貼。該項僅補貼“初次認證、監督審核至再認證”的首個認證周期實際發生的認證費用,單個企業累計補貼最高不超過5萬元。貫標輔導、咨詢等服務費用不予列入補貼范圍。
遠安縣: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的企業,獎勵15萬元。
宜都市:對開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貫標工作,并通過國家級驗收的企業一次性給予5萬元補貼。對納入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的,分別獎勵50萬元、10萬元;對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示范稱號的企業獎勵100萬元,對獲得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證的企業獎勵30萬元。
枝江市:對被認定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的示范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10萬元獎勵。
當陽市:對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一次性獎勵3萬元,對獲評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園區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獲評省級知識產權示范園區一次性獎勵3萬元。對開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貫標工作,通過國家級認證的企業一次性給予3萬元補貼。
襄陽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襄陽市:企業至少有一件有效發明專利,或在貫標期三年內有一件新授權發明專利,且在獲得《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當年或獲得證書前12個月內申請8件發明,補助5萬元。
襄城區: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認證”補貼5萬元。
樊城區:對國家、省、市認定為“兩化融合”相關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棗陽市:對開展創建現代企業制度、隱形冠軍、兩化融合、智能制造、機器換人等工作并獲得省級(及以上)示范企業稱號的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勵。對國家級知識產權貫標企業給予2. 5萬元補助。
老河口市:支持申請運用知識產權。對獲得授權且授權地在我市的企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對通過知識產權管理貫標認證或達標驗收的企業,安裝《關于加強專利工作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意見》予以支持。對通過國家、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
荊門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荊門市:對獲評的國家“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或“兩化”融化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獎勵30萬元,對獲批的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獎勵10萬元。
京山市:鼓勵企業“兩化”融合。對本年度新入選國家級、省級、市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5萬元的獎勵。按最高層級計算,不重復享受。
孝感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漢川市: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獎勵30萬元、10萬元。
黃岡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武穴市:對獲得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示范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
浠水縣:入園企業納入國家級、省級、市級“兩化融合”的試點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5萬元補貼。
咸寧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咸寧市:對開展知識產權貫標、運營、導航、評議項目的企業,每個項目給予后補助經費5萬元。
通山縣:對通過國家、省知識產權貫標驗收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的獎勵;被列為國家級、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或示范建設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的獎勵。積極實施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被列為咸寧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的,給予2萬元獎勵。
赤壁市:對通過國家、省知識產權貫標驗收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的獎勵;被列為國家級、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或示范建設企業的,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的獎勵。實施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被列為咸寧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的,給予2萬元獎勵。
咸安區:對開展知識產權貫標、運營、導航、評議項目的企業,每個項目給予后補助經費5萬元。
隨州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廣水市:對國家、省兩化融合貫標對標試點企業,采取定額補貼方式,分別補貼20萬元、5萬元。
恩施州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恩施州:對新獲得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30萬元、10萬元獎勵。
仙桃市知識產權貫標/兩化融合貫標獎勵政策
仙桃市:企業通過國家、省知識產權示范建設企業認定的,分別給予一次性補助10萬元、2萬元;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認定的,給予一次性補助10萬元;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GB/T29490-2013)國家標準認證的,給予一次性補助8萬元。對獲得省級及以上認定的“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的給予10萬元以上獎勵;對獲得省級及以上“智能制造”“兩化融合試點示范”等榮譽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兩化融合貫標示范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對進入全省民營企業100強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
1、申報企業具有ERP管理系統或計劃引進ERP系統;
2、企業年銷售額100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