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為督促指導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提高依法用工和守法誠信意識,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系,根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要求,決定從2023年6月15日至8月20日,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2023年勞動保障書面審查(以下簡稱“書面審查”)和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
項目解答:19855107810(可加V)
一、書面審查工作
(一)書面審查對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建筑施工、物業管理、保安服務類企業全部納入審查范圍。
(二)書面審查內容。全面審查用人單位2022年度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情況。主要內容包括:
1.制定內部規章制度的情況;
2.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3.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4.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5.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6.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7.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8.遵守勞務派遣規定的情況;
9.實行事務公開、民主管理情況;
10.其他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情況。
(三)書面審查方式。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17〕25號)要求,實行用人單位自查自糾、網上申報和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網上審查的方式進行。端口一:用人單位可登錄蚌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后點擊“勞動保障網上年審”模塊,經鏈接至安徽省政務服務網登錄(注冊)后,進入“安徽省勞動保障監察網上書面審查”系統界面,注冊后自行申報,并下載相關資料;端口二:用人單位可直接登錄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上辦事大廳勞動保障書面審查模塊注冊后自行申報,并下載相關資料。已在安徽政務服務網注冊過的單位,只需用賬號密碼登錄填報即可。用人單位在數據提交之后,可上網查詢數據申報審核情況,并按要求及時補充完善數據。
二、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
各縣、區按照《安徽省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實施辦法》(皖人社秘〔2016〕395號),組織開展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結合日常巡視檢查、書面材料審查、舉報投訴查處、專項檢查以及其他有關工作,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按照初步評價、征求意見、社會公示、復核評定等程序進行。
(一)初步評價。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按照守法誠信等級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對用人單位誠信等級進行初步評價。
(二)征求意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征求勞動關系、社會保險經辦等相關機構對初步評價結果的意見,相關機構對初步評價結果有異議的,應當組織復查。
(三)社會公示。對擬評價為A、B、C級守法誠信等級的用人單位,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過官方網站或當地主要媒體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四)復核評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征求意見和社會公示情況對初審意見進行復評,確定用人單位守法誠信等級,及時上傳至書面審查系統。用人單位可以登錄查詢評價結果,打印守法誠信等級證書。
各縣、區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結束后,從當年度被評為勞動保障誠信A級且申報的用人單位中,擇優推薦“蚌埠市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參評候選名單;從連續三年被評為A級且申報的用人單位中,擇優推薦“安徽省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參評候選名單。省廳、市局將按照有關程序進行復核、公示,對符合條件的候選單位分別由省廳和市局認定為“安徽省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和“蚌埠市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頒發獎牌和證書,并向社會公布,同時推送至省、市信用信息平臺。
三、有關要求
(一)加強宣傳發動,精心組織實施。勞動用工領域社會信用建設對于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各縣、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措施,要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動員,督促各類用人單位主動參加書面審查和守法誠信等級評價,提高政策知曉率,確保做到應查盡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作為有關表彰獎勵活動擬推薦對象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需檢查該單位守法誠信等級評價情況。對獲得省級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稱號的用人單位,在證書三年有效期屆滿當年,可參加屬地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和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對符合申報條件的安徽省“納稅信用綠卡”激勵主體,優先推薦申報省、市級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對不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要求報送書面材料,隱瞞事實真相,出具偽證或者隱匿、毀滅證據的,依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三十條第二項規定,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2023年書面審查用人單位戶數較上年度要有所上浮(具體目標任務見附表1)。
(二)完善誠信檔案,依法分類監管。各縣、區要結合書面審查和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利用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用人單位誠信信息數據庫,并根據日常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情況,定期錄入更新用人單位勞動用工和接受執法檢查等信息,建立健全完善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對未參加誠信等級評價的用人單位,要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對嚴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行為的用人單位,要記入守法誠信檔案,并依法向社會公布。情節嚴重的,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依規做出后續處理。
(三)強化結果應用,實行動態監管。各縣、區要根據用人單位誠信等級評價情況,對用人單位實行分級分類、動態監管,并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無違法違規證明需核查的公共信用信息。對信用良好的省級、市級誠信示范單位,專項檢查以自查為主,優先申報享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實施的就業創業等扶持政策,屬建筑類企業分別在全省、全市范圍3年內免于存儲工資保證金。對信用較好的A級單位,適當減少勞動保障監察日常巡視檢查頻次,屬建筑類企業1年內在本市行政區免于存儲工資保證金。對信用一般的B級單位,實施正常的勞動保障監察,在征求有關擬表彰獎勵對象意見時進行重點核查。對信用較差的C級單位,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抽查頻次,實施提醒約談;連續兩年被評為C級的單位,不宜作為擬表彰獎勵對象進行推薦,不得享受“陽光就業”網上經辦系統便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