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疑難解答
下文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的各項條件給出分析解讀,看完還是有不了解的都可可找小編了解,2024年荊門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快快行動起來吧。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9855108102(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總部合肥,分公司: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01核心知識產權
認定條件:
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條件解讀:
核心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和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
此要件重點在“擁有”和“核心”,企業必須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其中近三年是指申報當年以前的連續三年,不含申報當年。
獨占許可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技術接收方對協議約定的知識產權(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享有五年以上排他的使用權,在此期間內技術供應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該項技術。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指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注冊,或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圍內獨占許可權利(高新技術企業的有效期應在五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期內),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
02高新技術領域
認定條件:
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包括:
1、電子信息技術
2、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3、航空航天技術
4、新材料技術
5、高技術服務業
6、新能源與節能技術
7、資源與環境技術
8、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條件解讀:
高新技術企業必須從事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活動,所形成的產品(服務)應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脫離了這個范圍,從事其它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不能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即申報企業所從事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活動必須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技術方向。
03人力資源構成
認定條件:
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條件解讀:
研究開發人數的統計主要是統計企業的全職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來鑒別。企業研究開發人員主要包括研究人員(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試驗、測試等工作的人員)和輔助人員(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熟練技工)三類。
04研發費用投入
認定條件:
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條件解讀:
企業應達到一定的研發投入強度,重點在研發活動確認和研發費用歸集2個方面。
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
研發項目是指“不重復的,具有獨立時間、財務安排和人員配置的研發活動。”企業的研發費用是以各個研發項目為基本單位分別進行測度并加總計算的。申報企業應設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用研發費用輔助核算賬目,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
企業在申報實務操作中可以依據指標數據倒推,歸集所填報項目的研發費用,并由中介機構出具專項審計報告,對應填報申請書的《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
0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
認定條件: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條件解讀: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展研發活動,形成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要求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并由中介出具審計報告。
其中,技術性收入主要包括:技術轉讓收入(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技術承包收入(包括技術項目設計、技術工程實施所獲得的收入)、技術服務收入(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本企業外的用戶提供技術方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接受委托科研收入(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托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四類。
這幾年我們發現有很多可惜的例子。企業的技術很好,產品很好,銷售情況也很好,就敗在沒有把財務發票工作做好。
在提交高新技術材料時,是要附上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發票的。有些企業的發票在高新申報年度的次年度才開出。這是不合格的高新材料提交。當年度必須要有高新相關的發票開出以支持高新技術收入的確認。
06指標評測
認定條件:
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條件解讀:
四項指標是用于評價企業利用科技資源進行科研創新、經營創新和取得創新成果等方面的情況,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進行評測打分,申報企業須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關于成長性指標
財務成長性指標考核的是企業三個年度(或最少兩個年度)的銷售收入(以納稅申報表為準)和凈資產成長性,根據公式計算,最高分可以達到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