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疑難解答
2024年馬上就要到了!2024年你要做哪些事情呢?記得一定要考慮報高新技術企業哦~為什么呢,企業報高新技術企業不僅可以拿到幾十萬的獎補資金,還是有很多稅收、購置方面等其他優惠政策呢!還不行動起來,下面來看看關于武漢經開區的高新政策吧,申報2024年高企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有哪些流程程序呢,一起來看看吧,想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不了解的歡迎聯系小編溝通。
代理免費咨詢熱線:19855108102(微信同號)
分公司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茅店山西路創星匯科技園A棟468室
總部合肥,分公司:安慶、宿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長沙
即日起,注冊臥濤網,2024年開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十年高企申報經驗,全國代理統一價格19800元,更有持續更新最新各歸口補貼政策,一手政策消息隨時掌握!
【臥濤科技:項目申報、專利商標版權代理、軟件著作權代理(不過包退)、科技成果評價、各類標準化(參編)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化融合、企業信用修復、ISO體系認證等。】
武漢經開區申報高企認證流程
1、企業依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方法》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作指引》進行自我評價,初步判斷是否達到認定條件的要求。
2、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按要求填寫《企業注冊登記表》,并經網絡系統提交至認定機構。認定機構核對企業注冊信息,在網絡系統上確認激活后,企業可以開展后續申報工作。
3、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按要求填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經網絡系統提交至認定機構,并向認定機構提交書面材料。
4、認定機構收到企業申報材料后,從專家庫中抽取至少5名評審專家(其中技術專家很多于60%,并至少有1名財務專家)
組成專家組。審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合規性審查
審查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項目)、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和專項審計報告等是否附和《管理方法》和《工作指引》的要求;
(2)獨立評價
每名技術專家單獨填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技術專家評價表》,主要對企業知識產權、研究開發活動、主營業務、成果轉化及高新技術商品(服務)等情形進行評價打分;每名財務專家單獨填寫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財務專家評價表》,參照中介機構提交的專項報告、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和納稅申報表等進行評價打分;
(3)綜合評價
在各評審專家獨立評價的基礎上,專家組長匯總各位專家分數,按分數平均值填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家組綜合評價表》。
注:具備條件的地區可進行網絡評審。
5、認定機構依據專家組評審意見,對申報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綜合評審(可視情形對部分企業進行實地核查),提出認定企業名單,報領導小組備案,報送時間不晚于每年11月底。
6、經認定報備的企業名單,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10個工作日。有異議的,以書面形式實名向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由認定機構核實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可對報備企業進行隨機抽查,對存在問題的企業交由認定機構核實,并提出處理建議。
武漢經開區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條件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在當地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武漢經開區企業申報高新如何培育規劃
1、政策了解不透徹
不僅是高企申報本身,還有申報所需資質的申請政策也在不斷變動,企業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這些五花八門的政策。
2、財務核算不規范
高企審查第一階段就是地方科技、稅務部門初審,這里出問題都到不了專家手里。然而許多企業的財務核算并不規范:研發費用含無形資產攤銷金額,財務報表中無無形資產、會計報表沒有研發核算、多個研發項目的研發經費雷同、研發費用大于管理費用等,另外要各類報表數據不一致也是個大問題。想要搞定財務核算,絕對要經歷一番大折騰。
3、知識產權難申報
部分企業是純粹為了申報高企而報專利,全部是實用新型,報的專利技術性不強,造成了知識產權與研發項目和產品的關鍵技術完全不搭界。
4、成果產品無關聯
2020年重點關注科技成果轉化,不僅要求年平均轉化5項以上,還需要將企業的科技成果進行描述,要描述出技術成果是什么,怎么轉化的,應用在哪個產品中,應用的效果如何,是否產生收益,并且做到一一對應,很多企業在此處吃了虧,且不說數量,首先知識產權跟項目和產品嚴重不匹配,明明成果與產品不相關硬要扯上關系,這就很難過關了。
5、項目研發不科學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的項目需要符合高新申報領域的要求,且因為評價指標中對科技成果轉化有數量要求,因此要求企業對研發項目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安排,一方面滿足實質的高新技術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滿足數量的要求。
6、產品挖掘不到位
對研發項目與產品的技術說明和證明材料的整合與挖掘不到位,在申報過程中出現對產品描述不清,技術性不強,佐證材料五花八門的情況。
7、企業人員資質弱
科研人員比例不達標、科技研發人員社保未購買、研發人員不滿足183天、人員花名冊的結構不合理、研發機構名稱與管理水平中的文件存在矛盾、研發費用中的研發人員工資與人員花名冊中的人員數量存在矛盾等,都是需要下大功夫整理和調整的。
8、材料編寫缺經驗
例如,申報人員不了解最新政策,不能做到整理材料有的放矢;不具備撰寫任何技術資料的能力,不能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企業的技術創新性;資料審核和上傳不嚴格,漏洞百出等。
武漢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介紹就到這里啦~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感興趣的話記得來找小編了解溝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