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行業資訊
今天小編為您帶來2023年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申報資金支持方式、類型及重點支持領域等相關信息,希望我的文章能給您帶來幫助,如有需要,速聯系小編。小編盡力收集所有四川的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及其他惠企政策,點個關注不迷路。
十年專業代理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
(臥濤科技:高企認定、項目申報、知識產權代理、軟件開發、商業計劃書、工商注冊財稅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體系認證等)
2021年度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申報績效目標:立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定位,申請30項專利,獲得10項專利,公開發表300篇論文。
一、申報資金支持方式
專項資金采取前補助支持方式。
二、申報支持類型和經費
2021年度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分為需求引導型、自由探索型兩種類型予以支持。
(一)需求引導型。
瞄準國際、國內科技前沿,聚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以申報指南明確的支持重點領域為限定申報范圍實行限項申報。按照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進行分類支持。重點項目主要是指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圍繞我省優勢學科領域以及產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科學問題而開展的研究。面上項目主要是指圍繞我省產業發展和公益民生可持續發展領域,為解決產業和學科普遍存在的基礎性、共性問題而開展的研究。
重點項目支持經費不超過30萬元/個,支持總數不超過50個;面上項目支持經費不超過15萬元/個。按照項目申報類型,各類別之間不混合、不交叉支持,即重點項目不調整至面上項目類支持。
(二)自由探索型。
尊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特點,弘揚求真探源的科學精神,不限申報領域,重點支持青年科研工作者以獲得原創性、基礎性發現和發明為目標,積極開展前沿、交叉學科創新研究,鼓勵探索、寬容失敗。
不限單位申報項目數量,每個項目支持經費不超過10萬元,支持總數不超過200個。
三、關于需求引導型項目有關說明
(一)支持原則。
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對工業“5+1”、農業“10+3”、現代服務業“4+6”、公共衛生安全、防災減災、生態文明等領域的項目進行鼓勵性和引導性支持。
按照“基地+項目+人才+任務”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支持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發人員(已備案),尤其是考核評估優秀的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發人員和40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申報的項目。
按照《關于印發支持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全力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十條政策措施的通知(川科基函〔2020〕1號)》有關內容,對實驗室相關人員申報的項目予以優先支持(單位蓋章證明原件掃描后作為附件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上傳)。
按照區域協調、兼顧平衡的原則,視情對民族地區、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省屬和地方高校院所申報的項目傾斜支持。
(二)重點支持領域。
1.工程、材料與交通。
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復雜地質結構、橋梁抗震技術,裝配式建筑抗震技術,新能源智能汽車集成技術,大型水輪發電機組關鍵技術;合金材料制備及成形技術,超高強度芳綸研究與開發,多功能人工骨植入新材料,路面新材料研發,核聚變基礎技術,重型燃機關鍵技術;綜合客運樞紐規劃,高速公路貨運組織,道路交通安全,道路基礎設施智能監測,物流與供應鏈管理,400km/h高速鐵路關鍵技術,川藏鐵路關鍵技術,智慧城軌關鍵技術,交通電氣化技術等。
2.電子信息與計算機科學。
太赫茲輻射源,復雜電磁環境微弱信號與探測,無線電探測識別,雙視顯示方法,大容量存儲芯片,核環境關鍵執行機構容錯控制,無人機通信技術,智能交通通信控制,AI目標識別,群體頻譜智能,敏捷智能計算,電磁大數據智能清洗;大數據動物種群調查,智能數據恢復,多價值鏈群智協同,區塊鏈跨鏈機制與隱私保護,遠程健康智能化管理,智能感知與追蹤技術等。
3.現代醫藥。
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等疾病預防與診治,惡性實體性腫瘤精準靶向治療技術,運動性損傷中西醫治療,疾病動物模型;健康管理策略研究,慢性病防控;耐藥菌治療藥物機制研究,新型化學藥品、生物藥品、生物制劑研發,藥品真實世界研究,新型診斷試劑、診斷方法研究,放射性藥物藥效與腫瘤耐藥;道地藥材保存與開發,中藥復方配伍與臨床功效,昆蟲類藥材開發與利用,新型針灸及材料轉化運用等。
4.農牧及食品。
糧食作物栽培基礎及調控,作物耐逆生理生態機制,作物基因挖掘和育種技術,作物種質資源創新;畜禽基因挖掘和育種方法,經濟魚類種質資源,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診斷,飼用益生菌與動物生長發育,發酵飼料生物脫毒;人工林養分循環,茶、果育種技術和綠色生產;微生物和植物互作,天然多糖研究與開發,天然色素微生物制造,肉制品質量控制,功能食品發酵與釀造,川酒釀造微生物及風味物質等。
5.能源、環境與安全。
頁巖氣開發與利用,綠色礦業發展水平評價,土壤質量動態監測預警,高效選冶藥劑開發及機理,沉積型“三稀”資源探測技術;大氣、水環境污染預測預警技術,內燃機污染排放控制,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物擴散規律研究;人工智能多災種預警,危化品安全防控,森林火災防控技術;水源涵養區生態監測,礦區污染物識別,城市電網安全保障技術;核廢物處置監測技術,輻照技術等。
(三)申報要求。
1.項目負責人。
(1)重點項目負責人須為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發人員(已備案)或曾獲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項目和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項目支持的主要負責人,且具有高級(包含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2)面上項目負責人應具有高級(包含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者獲得博士學位,或者獲得碩士學位4年(含)以上。
2.項目周期:2年,起始時間為2021年4月。
3.項目資金:申報單位為企業的須提供1:1以上的配套資金,并出具配套資金能力支撐材料和配套資金承諾書。所有經費必須設立專賬,足額到項目,專款專用。
4.限項說明:
按照指南要求,申報單位具體限項數詳見附件《需求引導型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申報名額表》;
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發人員(已備案)申報的項目不受單位項目申報名額限制,每個實驗室此類人員申報總數不超過3項;
按照《關于印發支持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全力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十條政策措施的通知(川科基函〔2020〕1號)》有關內容,對相關實驗室和人員申報的項目名額適度放寬(單位蓋章證明原件掃描后作為附件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上傳)。
曾獲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項目支持的主要負責人申報的項目不受單位項目申報名額限制,且無申報總數限制。
附表中未涉及的單位申報項目總數不超過5項;單位超額申報不予受理。
四、關于自由探索型項目有關說明
(一)支持原則。
比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模式,采取網絡評議與專家會評相結合的推薦方式,優中選優競爭立項。
(二)申報要求。
1.項目選題:不限研究領域,項目負責人根據研究內容自主選擇所屬學科門類。
2.項目負責人:申請當年未滿35周歲(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必須親自參加項目的研究和實施,必須有足夠的精力投入項目組織和管理,應具有高級(含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博士學位,或者獲得碩士學位4年(含)以上。
3.項目周期:2年,起始時間為2021年4月。
4.項目資金:申報單位為企業的須提供1:1以上的配套資金,并出具配套資金能力支撐材料和配套資金承諾書。所有經費必須設立專賬,足額到項目,專款專用。
附件:1-1.需求引導型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申報名額表
附件1-1
需求引導型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申報名額表
單位:個
申報單位 |
總數 |
申報單位 |
總數 |
四川大學 |
180 |
四川師范大學 |
30 |
西南交通大學 |
80 |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 四川省人民醫院 |
30 |
電子科技大學 |
80 |
成都醫學院 |
20 |
四川農業大學 |
60 |
西華師范大學 |
20 |
成都理工大學 |
60 |
川北醫學院 |
20 |
西南石油大學 |
60 |
四川省腫瘤醫院 |
20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50 |
西南民族大學 |
15 |
西南醫科大學 |
40 |
成都工業學院 |
15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40 |
攀枝花學院 |
15 |
西南科技大學 |
40 |
西部戰區總醫院 |
15 |
西華大學 |
30 |
內江師范學院 |
10 |
四川輕化工大學 |
30 |
綿陽師范學院 |
10 |
成都大學 |
30 |
|
|
注:1.未涉及單位申報的項目總數不超過5項;
2.單位超額申報將不予受理;
3.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發人員(已備案)申報項目總數不超過3項,且不受單位項目申報名額限制;
4.曾獲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項目支持的主要負責人申報的項目,不受單位項目申報名額限制,且無申報總數限制。
5.按照《關于印發支持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全力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十條政策措施的通知(川科基函〔2020〕1號)》有關內容,對實驗室相關人員申報的項目予以優先支持(單位蓋章證明原件掃描后作為附件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上傳)。
都看到這了不給小編一個點贊加關注嗎,你的支持就是小編不斷更新咨詢的動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