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疑難解答
2019年安徽省高新技術認定申報需要重要指標
(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規定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實用新型、以及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
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可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查詢專利標記和專利號來檢驗專利的真實性。
對于軟件著作權,可以到國家版權局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網站查詢軟件著作權標記(亦稱版權標記),表明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記號,檢驗其真偽。
本《工作指引》所稱的獨占許可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技術接受方對協議約定的知識產權(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享有五年以上排他的使用權,在此期間內技術供應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該項技術。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指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注冊,或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圍內獨占許可權利(高新技術企業的有效期應在五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期內),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
(二)企業科技人員和研究開發人員
1.企業科技人員
是指在企業從事研發活動和其他技術活動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直接科技人員及科技輔助人員。
2.企業研究開發人員
企業研究開發人員主要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三類。
(1)研究人員
是指企業內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
(2)技術人員
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下述工作的人員:
1、關鍵資料的收集整理;
2、編制計算機程序;
3、進行實驗、測試和分析;
4、為實驗、測試和分析準備材料和設備;
5、記錄測量數據、進行計算和編制圖表;從事統計調查等。
(3)輔助人員
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熟練技工。
3.研究開發人數的統計
主要統計企業的全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來鑒別。對于兼職或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三)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
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展研發活動,形成符合《重點領域》要求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
技術性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
2. 技術承包收入:包括技術項目設計、技術工程實施所獲得的收入;
3. 技術服務收入:指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本企業外的用戶提供技術方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
4. 接受委托科研收入:指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托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
(四)、自主知識產權、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以及資產與銷售額成長性的具體評價方法
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等四項指標,用于評價企業利用科技資源進行創新、經營創新和取得創新成果等方面的情況。該四項指標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須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一指標計算與賦值說明
1.四項指標賦予不同的數值(簡稱“賦值”);企業不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賦值為零。
2.每項指標分數比例分為六個檔次(A,B,C,D,E,F),分別是:0.80-1.0、0.60-0.79、0.40-0.59、0.20-0.39、0.01-0.19、0;
3.各項指標實際得分=本指標賦值´分數比例;
[例]某指標賦值20,指標評價檔次為“B”,分數比例評為0.7,
則:實際得分=20分×0.7=14分
4.評價指標以申報之日前3個年度的數據為準。如企業創辦期不足3年,以實際經營年限為準。
5.各項指標的選擇均為單選。
二各單項指標的測算依據
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
企業擁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不含商標)。
[說明]
1.由專家對企業申報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否符合《工作指引》要求進行評判。
2.同一知識產權在國內外的申請、登記只記為一項。
3.若知識產權的創造人與知識產權權屬人分離,在計算知識產權數量時可分別計算。
4.專利以獲得授權證書為準。
5.企業不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2.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
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
[說明]
1.同一科學技術成果(專利、版權、技術使用許可證、注冊的軟件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在國內外的申請只記為一項。
2.購入或出售技術成果以正式技術合同為準。
3.此項評價可計入技術訣竅,但價值較小的不算在內。從產品或工藝的改進表現來評價技術訣竅等的價值大?。ㄆ髽I可以不披露具體內容)。
4.技術成果轉化的判斷依據是: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
3.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2)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3)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4)設有研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5)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4.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20)
此項指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各占10分),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
總資產增長率=1/2 (第2年總資產額÷第1年總資產額+第三年總資產額÷第2年總資產額)-1。
銷售增長率=1/2 (第2年銷售額÷第1年銷售額+第三年銷售額÷第2年銷售額)-1;
用計算所得的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分別對照下表指標評價檔次(ABCDE)評出分數比例,用分數比例乘以賦值計算出每項得分,兩項得分相加計算出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實際得分。
高企問題咨詢:18755196600
2019年安徽省高新技術認定申報需要重要指標
(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規定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實用新型、以及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
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可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查詢專利標記和專利號來檢驗專利的真實性。
對于軟件著作權,可以到國家版權局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網站查詢軟件著作權標記(亦稱版權標記),表明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記號,檢驗其真偽。
本《工作指引》所稱的獨占許可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技術接受方對協議約定的知識產權(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享有五年以上排他的使用權,在此期間內技術供應方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使用該項技術。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指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注冊,或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圍內獨占許可權利(高新技術企業的有效期應在五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期內),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
(二)企業科技人員和研究開發人員
1.企業科技人員
是指在企業從事研發活動和其他技術活動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直接科技人員及科技輔助人員。
2.企業研究開發人員
企業研究開發人員主要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三類。
(1)研究人員
是指企業內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
(2)技術人員
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下述工作的人員:
1、關鍵資料的收集整理;
2、編制計算機程序;
3、進行實驗、測試和分析;
4、為實驗、測試和分析準備材料和設備;
5、記錄測量數據、進行計算和編制圖表;從事統計調查等。
(3)輔助人員
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熟練技工。
3.研究開發人數的統計
主要統計企業的全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來鑒別。對于兼職或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三)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
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展研發活動,形成符合《重點領域》要求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
技術性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
2. 技術承包收入:包括技術項目設計、技術工程實施所獲得的收入;
3. 技術服務收入:指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本企業外的用戶提供技術方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
4. 接受委托科研收入:指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托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
(四)、自主知識產權、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以及資產與銷售額成長性的具體評價方法
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等四項指標,用于評價企業利用科技資源進行創新、經營創新和取得創新成果等方面的情況。該四項指標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須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一指標計算與賦值說明
1.四項指標賦予不同的數值(簡稱“賦值”);企業不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賦值為零。
2.每項指標分數比例分為六個檔次(A,B,C,D,E,F),分別是:0.80-1.0、0.60-0.79、0.40-0.59、0.20-0.39、0.01-0.19、0;
3.各項指標實際得分=本指標賦值´分數比例;
[例]某指標賦值20,指標評價檔次為“B”,分數比例評為0.7,
則:實際得分=20分×0.7=14分
4.評價指標以申報之日前3個年度的數據為準。如企業創辦期不足3年,以實際經營年限為準。
5.各項指標的選擇均為單選。
二各單項指標的測算依據
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
企業擁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不含商標)。
[說明]
1.由專家對企業申報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否符合《工作指引》要求進行評判。
2.同一知識產權在國內外的申請、登記只記為一項。
3.若知識產權的創造人與知識產權權屬人分離,在計算知識產權數量時可分別計算。
4.專利以獲得授權證書為準。
5.企業不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2.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
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
[說明]
1.同一科學技術成果(專利、版權、技術使用許可證、注冊的軟件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在國內外的申請只記為一項。
2.購入或出售技術成果以正式技術合同為準。
3.此項評價可計入技術訣竅,但價值較小的不算在內。從產品或工藝的改進表現來評價技術訣竅等的價值大?。ㄆ髽I可以不披露具體內容)。
4.技術成果轉化的判斷依據是: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
3.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2)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3)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4)設有研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5)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4.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20)
此項指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各占10分),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
總資產增長率=1/2 (第2年總資產額÷第1年總資產額+第三年總資產額÷第2年總資產額)-1。
銷售增長率=1/2 (第2年銷售額÷第1年銷售額+第三年銷售額÷第2年銷售額)-1;
用計算所得的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分別對照下表指標評價檔次(ABCDE)評出分數比例,用分數比例乘以賦值計算出每項得分,兩項得分相加計算出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實際得分。
高企問題咨詢:18755196600